发布时间:2023-08-05浏览次数:895
中新网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市教委26日发布解读《关于深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招录取计分科目减少至6门,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成绩以等级呈现,道德与法治笔试由闭卷调整为开卷,道德与法治科目“综合素质评价”、物理科目“实验操作”计入中考成绩……学校如何面对新变化?
培养科学思维,让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北京市第八十中校长任炜东是一名扎根基础教育一线31年的物理教师和中学校长。他谈到,此次改革和调整有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跨学科主题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时间与更大的空间;更容易激发学生真正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既有利于各类学生全面发展,也为拥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孩子留出了更多精力去发展特长,在主动学习中健康成长。
“阳光健康、理想远大、主动积极、思维活跃、责任担当、善于解决问题”,这样的学生画像,在任炜东看来,是学校的追求、是家长的期待,也是改革的目标。
面对改革,任炜东表示,将聚焦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让孩子们学足学好。考试科目减少,初二年级没有学业水平考试了,孩子们就有更多时间和精力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领域。这就要求学校聚焦国家课程方案的落实,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丰富课后服务供给,满足学生兴趣特长和个性化发展需求。
目前,该校依据新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制定了学校课程方案,按要求开足开齐15门国家课程,各学科制定了实施方案,细化课程实施,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丰富实践活动。
根据《实施意见》,物理科目要考实验操作。对此,任炜东指出,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深化概念、规律理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亲身参与科学探究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抽象的物理概念,培养科学思维,培养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考试中加入实验操作非常必要。目前学校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能够满足实验考试的需求。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将优化招生机制,结合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深化多元评价方式与招生录取方式有机结合,进一步探索科学选才方式,推动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的贯通衔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任炜东认为,要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八十中学自2011年就成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高中特色试验项目学校,创办科学创新实验班,传承王选为代表的科学家精神,探索育人方式变革和初高中教育的有效衔接。学校专门拿出20%的时间开设拓展延伸、实践应用类课程,形成了学生动手实验、动手操作评价的方案和工具,在学生选拔、评价和学习指导方面发挥了重要导向作用。同时,学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引,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学科兴趣与特长、过程行为表现评价等纳入集团直升选拔标准和学生评优评先方案。
“这次《意见》的发布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改革探索的信心。”任炜东表示,后续,学校将对标改革政策,完善深化已有的学生评价体系,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优化学校治理体系,支撑学生创新发展。
激发自主实践探究精神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贺珊珊是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化学教师,拥有25年从教经验。她说,亲身感受并见证了国家基础教育的发展,也深刻认识到学科的价值在于育人,而非追求分数。
在她看来,长期以来,化学作为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具有丰富的知识体系、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育人功能,同时也具备实验性强、应用性强、跨学科性强等特点。此次中考改革,将化学学科调整为考查科目,减轻了学生的应试负担,进一步促进师生回归化学学习本身,激发教师从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出发,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贺珊珊表示,要在教学中将把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进而培养他们的化学思维,这是化学启蒙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学生“减负增效”和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如何在中考改革背景下做好化学教学工作?她称,要以实验为抓手,激发学习兴趣。化学学科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化学实验也是激发和维持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此次中考改革中,化学学科增加了对实验操作的考查,就是要引导学生更加注重动手实验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模型、运用模型,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领悟学科思想方法,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在她看来,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上好化学第一课。初中化学教学的第一课可以用几个成功的“小魔术”,如“清水变牛奶”“空中生烟”“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灯”等引入,带学生走进化学的天地,引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是上好分组实验课。在教学中,在做好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可将一些安全可靠、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的教师演示实验改为课堂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在课堂上变“看实验”为“做实验”,切身体验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三是用好生活中的化学。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学科知识来更好地认识生活、健康生活。比如,可以安排一些家庭小实验,如做无壳鸡蛋、除水壶中的水垢、利用家庭用品制作简易净水设备、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等,让学生初步学会设计实验、从生活中寻找实验仪器和材料自己动手做实验、知道什么是对比实验、学会运用对比实验思想设计实验。使课内实验得到延伸和补充,发挥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贺珊珊还建议,要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探索建立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方式,利用好新课标中建议的10项跨学科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实践探究精神和学习积极性,把为了拿高分和满分而去刷题和机械记忆的时间真的能够花在体验式、沉浸式、实践性的化学学习中,真正爱上化学,享受化学,这也与现在高考重在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加契合。
据悉,北京市教委今后将围绕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持续通过多种发布形式、进行多轮答疑解惑、有问必答、回应关切,希望通过和学校、家长、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服务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合力。(完) 【编辑:李岩】
中新网北京9月26日电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从9月29日至10月6日,共8天,是今年内最长的一个假期。这个假期市民出行需求大,同时秋季也是京城最美的季节,加之北京市域内所有收费公路对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免收通行费,免费时段为2023年9月29日0时至10月6日24时,预计高速公路交通量、城际交通出行量将明显增长。
假期出行时间呈“两端高、中间低,前出后进”走势
北京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历年中秋国庆假期交通运行规律和近期交通运行态势,预计今年假期交通运行将呈现“整体增长、热点集中、高峰突出”的特征。
从出行选择看,长途跨市域出行、自驾出行将显著增多,城际客运量、高速公路交通量处于高位。
从出行时间看,假期期间交通压力将出现“两端高、中间低,前出后进”的运行走势,假期前一日和假期首日出京客流、车流集中,最后两日返程客流、车流量大。
从出行空间看,七站两场、长途客运站进出京客流显著增加,周边道路短时交通压力突出。高速公路跨市域自驾出行车流量大,主要高速公路前期出京方向、后期进京方向交通压力集中,局部路段拥堵。公园景区、商超餐饮、郊区民宿客流集中,周边区域局部道路短时压力较大,连接近郊热门旅游景区的部分高速公路车流量相对较大。
从交通出行预测来看,假期期间,高速公路出行需求旺盛,城际客运量将处全年高位,城市路网总体压力不大,公共交通客流平稳。
其中,城际交通方面,假期城际客运量将处全年高位,假期前期和后期“七站两场”交通接驳压力突出。其中,铁路客运日均124万人次左右,民航客运日均29万人次,省际客运日均3.6万人次左右。假期呈现“前期出京高,后期进京高”特点,预计高峰日出现在假期首日(9月29日),客运量在187万人次左右。
高速公路方面,假期自驾出行导致高速公路交通压力突出,预计日均交通量约为268万辆。高速公路交通量呈“两端高、中间低”的运行走势,高峰日出现在假期首日(9月29日),交通量在295万辆左右。
预计假期高速公路交通压力突出
假期高速公路通行情况预测如下:
预计假期前一日(9月28日)16时起高速公路城区路段交通压力加大,17-20时交通压力逐步向外扩展,拥堵路段延长,21时前后出京方向交通压力逐步缓解。
假期首日(9月29日)是出京方向交通压力最大日,上午7-12时高速公路出京方向交通压力将持续集中,8-11时最为突出,全日交通量将达假期峰值。京藏、京承、京港澳、京开、京平、京哈等主要高速公路出京方向,西六环外环北向南方向等主要高速公路交通压力突出,部分路段可能出现长时间拥堵。
假期中间五日(9月30日-10月4日)高速公路出京方向交通压力总体有所缓解,京藏、京承、京港澳、京开、京平高速等去往郊区热门景点、民宿的高速公路交通压力较大,可能会出现短时拥堵排队的情况。
假期最后两日(10月5日、6日)返程交通陆续迎来高峰,下午至晚间16-20时高速公路进京方向交通压力将较为突出,京藏、京港澳、京沪、京台、京开、京哈等主要高速公路检查站路段压力集中。
合理规划出行路线,安全出行
假日期间,市民旅游踏青、探亲访友等活动增加,预计进出城区、省界出入口、收费站及郊区旅游景点周边路段,高峰时段易出现车流集中甚至拥堵情况。
城市路网方面,假期期间城市路网总体压力不大。每日上午10-12时、下午16-18时交通压力相对较大,假期首日上午压力最大,峰值交通指数预计在7.6左右,热门景区或商圈等重点区域交通指数或达8.0以上严重拥堵级别。
公共交通方面,假期期间城市公共交通总体客流平稳,接驳交通枢纽、热门公园景区的线路、车站高峰时段客流压力较大,尤其是假期后期机场、火车站抵达旅客较多,相关车站接续运输压力较大。
交通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和来京旅客朋友,合理规划出行路线,尽量避开高峰时段和重点路段,错峰出行,安全出行。
北京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将加大核心地区、旅游景点、公共交通枢纽场站、繁华商业街区等重点区域周边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黑出租”、“黑旅游”等各类违法行为,维护交通运输行业良好运营秩序。(完) 【编辑:李岩】